学医看学校还是看专业?眼科医生陶勇:填高考志愿的时候只需考虑学校

马上就到高考报考季。学医校还需考校每年都有家长和考生来问陶勇医生关于学医的看学看专科医问题,今天整理了几个大家普遍关注的业眼勇填泉州市某某广告媒体经销部点,一并解答。生陶
1. 什么样的高考人适合学医?
医学生在本科阶段需要学习74门课程,还要经历硕士、志愿博士、虑学规培之后才能考主治医师,学医校还需考校成为正式执业的看学看专科医泉州市某某广告媒体经销部医师,这个周期特别漫长,业眼勇填博士毕业就28岁,生陶规培3年,高考也就是志愿30多才能成为正式的医生。正式执业后,虑学也需要医疗、学医校还需考校教学、科研同步进行;年轻医生待遇低,工作时间长,压力大,还要面对患者可能存在的不信任,干着干着开始悔不当初的也不在少数。
所以,适合学医的考生应该:1.做好长期主义的打算;2.对救死扶伤的价值感高度认同;3.能从治病救人中获得高度满足。如果仅仅是看中了医生职业的稳定性,我建议报考之前一定要三思,因为没有热情和毅力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2. 学医只能做医生吗?
学医的出路很多,除了做医生,还可以去药企的医学部/销售代表、临床药物实验CRO、防疫站、医学出版编辑、基础研究,如果有表达天赋和绘画天赋,还可以考虑自己做自媒体或者是医学绘图。
3. 学医看学校还是看专业?
对于长期职业发展来说,专业更重要,不过医学生本科是内外妇儿都学,只有研究生的时候才选亚专业,所以高考的时候只需要考虑学校就行。
4. 对立志学医的年轻人,有哪些建议?
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不同于其他行业,医学行业不是吃青春饭的行业,是“越老越吃香”且“活到老、学到老”的专业,所以从一开始,医学生就要明白这是条长期的路,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想法,扎扎实实把每一个基础功打好,并且不要忽视临床上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因为“解决临床问题”就是医生前进的动力。为了解决问题,可以借助科研手段,也可以请教年长的老师和同行等等,这个过程就是年轻医生不断提升的过程。
5. 医生应该如何看待医患关系?
最难的一点是要摆脱分别心,建立同理心。医患彼此尊重,相互平等,在理解的基础上共同寻找战胜疾病的办法。百年前梅藤更院长和三岁小患者相互鞠躬致敬的照片,一直感动所有人。
6. 未来人工智能会取代医生吗?
人工智能想要取代医生就得有两步必要条件,第一步是医生得把自己变成像机器,因为医生失去了情感,并不关注患者的故事,也不重视线下的情感的沟通的话,你把自己变成了机器,第二步才是人工智能去取代人形的医生机器。所以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持续地在医学的领域里面,去学会共情,学会沟通,学会去认识生命、认识生死、认识医学,我们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有温度立体医生,是人工智能所不可取代的。
相关文章
- △日本滨冈核电站资料图) 日本中部电力公司当地时间10月7日表示,已正式启动位于静冈县御前崎市、正在进行报废作业的滨冈核电站1号机组的反应堆拆除工程。这是继今年3月滨冈核电站2号机组后,日本国内第二2025-10-09
- 加拿大安大略省笔译口译协会atio)认证翻译、加拿大认证esl老师、留学申请顾问。承接驾照、结婚证、房产证、出生证、户口本、身份证、疫苗证、诊断书、体检报告、护照、出入境记录、银行流水、资产证明、完税2025-10-09
第二届中马高等教育合作洽谈会暨2024海外招生展在吉隆坡成功举办
2024年7月15至19日,由中国教育在线与马来西亚中国教育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马高等教育合作洽谈会暨2024高等院校海外招生展(以下简称“活动”)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顺利举行。本次活动集聚了多所中2025-10-09- 第三十三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22日抵达巴黎,团部工作人员表示一切顺利。 22日18时许,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从北京飞抵巴黎。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高志丹及团部工作人员顺利抵达2025-10-09
Neuralink迎来科学检验时刻 首次将人体试验数据提交同行评审
《科创板日报》10月5日讯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向同行评审期刊提交了其首项人体研究数据,向科学透明度迈出了重要一步。据媒体10月5日消息,Neuralink临床试验基地巴罗神经学研究2025-10-09第二届中马高等教育合作洽谈会暨2024海外招生展在吉隆坡成功举办
2024年7月15至19日,由中国教育在线与马来西亚中国教育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马高等教育合作洽谈会暨2024高等院校海外招生展(以下简称“活动”)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顺利举行。本次活动集聚了多所中2025-10-09
最新评论